2019国际公共事物周中国区活动

中国区网络直播活动

主讲人:柴盈 教授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019年10月7日至13日期间,国际公共事物学会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公共事物周(World Commons Week, WCW)系列活动,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知识分享、经验交流以及创新发展。10月8日,中国区网络直播活动成功举办,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柴盈教授做了关于“中国灌溉系统的集体治理研究”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教授、国际公共事物治理学会中国区协调人王亚华教授在清华大学分会场主持了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柴盈教授进行了关于“中国灌溉系统的集体治理研究”的主题演讲。  

         首先,柴盈教授从公共事物治理的经典模型出发,说明了灌溉系统内嵌的“二维*二阶”社会困境特征,第一阶社会困境包括两个维度,即基础设施供给和水资源分配,第二阶社会困境主要在于制度的供给。并强调制度通过提供协调和激励,是破解二维困境的主要措施。通过对南方地区的调查与研究,发现灌溉系统维护的有效措施是集体治理,特别是在政府资助和集体管护的情况下,但是采用用水户自治的方式来维护灌溉系统的效果并不是很突出。

        随后,柴盈教授分享了在气候变化和劳动力转移的动态环境下,地方社区如何通过管护制度实施了积极的应对,并保持了灌溉系统的稳健性。通过对2016年广东暴雨事件和山塘治理的研究,其发现了社会资本、宗族活动、村集体与村民之间的充分沟通等非正式制度和驻村干部等正式制度可以促进灌溉系统在气候变化的冲击下进行适应性治理。通过对广东省40多个案例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的冲击对灌溉系统维护制度的变迁的影响需要其他因素的辅助,比如集中管理、强有力的领导等。

        最后,柴盈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研究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成本非常高,这提高了研究的门槛,希望能够加快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政府调查数据的公开,以吸引更多同行的参与。在研究展望方面,一方面,灌溉系统集体治理研究的研究方法将会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案例、计量、实验等研究;另一方面,在研究方向上,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灌溉系统的研究课题、地下水治理与地方制度以及技术创新与农业节水治理等问题将会进一步被深入研究。

        主题演讲结束后,王亚华教授在清华分会场进行了点评,柴盈教授从公共事物治理的经典问题出发,介绍其在中国农田水利方法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接着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和劳动力外流的冲击之下中国的灌溉系统如何进行适应性治理,最后分享了自己在水治理方面研究的心得以及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在问答环节,来自清华分会场的听众就用水户协会治理的效果、如何识别极端天气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制度如何变化以适应劳动力外流的冲击等问题积极向柴盈教授提问,柴盈教授对此一一做了回应。

        在活动尾声,王亚华教授介绍了国际公共事物周的具体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在国际公共事物周期间世界各地区每天举行的活动,最后介绍了国际公共事物学会的最新动向。

中国区特色活动

        10月9日上午,王亚华教授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作公共事物治理主题讲座,此次活动为第二届世界公共事物周中国区的特色活动,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设“公共事物治理”前沿课程的首讲。

讲座现场

        首先,王亚华教授介绍了公共事物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展示社会治理过程中广泛存在的“公地悲剧”现象,以及搭便车、过度使用等问题。并且,公共事物治理的研究对象从公共池塘资源,逐渐拓展到保护地、滨海系统、气候变化等新兴环境问题,以及诸如知识、宗教和网络等非传统公共事物,研究对象的扩展和丰富对于现实问题的回应和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王亚华教授介绍了公共事物治理的学科发展历史,概述学科特色、主要理论、学术范式。从1968年哈丁提出“公地悲剧”,到1990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出版《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公共事物研究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涉及经济、环境、计算机等领域。同时,王亚华教授结合自身在美国的访学经历,以及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学术生平、主要思想、中国访学之旅,将公共事物的学科发展脉络、国际交流动态娓娓道来。

        最后,王亚华教授聚焦公共事物研究的本土化发展及其广阔的应用价值。王亚华教授将公共事物研究在中国的推进过程概括为孕育、推广和发展三个阶段,在展示中国公共事物治理经验的同时,也希望更多地引入公共事物的视角进行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研究,凝聚形成中国学者的研究网络和知识体系,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关注和投身于公共事物研究。

        主题讲座之后,活动参与师生在教室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