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公共事物周中国区网络主题演讲活动成功举办

2020年9月30日至10月9日,国际公共事物学会举办了第三届国际公共事物周(World Commons Week,WCW)系列活动,旨在促进全球范围内公共事物治理研究的知识分享、经验交流以及创新发展。10月7日,中国区网络主题演讲活动成功举办,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周茜助理教授做了关于“后疫情时代的公共事物治理”的主题演讲,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IASC中国区协调人王亚华主持活动,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学生学者和社会人士共15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王亚华教授进行致辞,介绍了国际公共事物学会,简要介绍了本次国际公共事物周的具体情况,隆重欢迎周茜老师为大家作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开始,周茜老师以中国快速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蔓延的疫情形势的鲜明对比,提出本次演讲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中国公共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是什么?第二,中国抗疫制度优势如何转化成为治理效能?

首先,周茜老师清晰界定了公共事物的概念,介绍了公共事物治理的三个经典理论模型——公地悲剧(1968)、集体行动理论(1965)以及自主治理理论(1990)。并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重置了社会经济秩序、改变了组织集体行动逻辑的情况下,公共事物治理研究将面临新的挑战与空间。

理论上,周茜老师详细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公共事物治理的难题,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集体决策—行为约束。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确定性,缺少新冠病毒的关键信息,如何防控新冠疫情缺乏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对公共事物治理理论的行为理论提出了挑战。第二,流动性(扩散性),具有危险性、高传染性的新冠病毒限制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模式,使得原来高度流动、开放的社会经济秩序被迫中断,这影响了公共事物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过程变量——“互动”。第三,系统性,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治理生态,从而对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带来连带影响。以上风险与挑战,决定了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既需要设计一系列复杂的政策解决方案又涉及到短期内进行大量制度设计和政策生产。

实践上,周茜老师首先在宏观层面比较了中美抗疫实践在国情比较、社群属性、制度规范三方面的差异,指出中国公共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信息公开和共享,一方面降低不确定性,优化主体决策结构,另一方面,参与空间从线下有效转移到线上,扩大管理幅度,降低治理成本。第二,社群能与政府快速达成共识,制定共同方案,并认真执行。第三,创设的制度规范能符合大多数有效治理原则

接着在微观层面分析了厦门口罩预约、老人与健康码以及方舱医院三个社区治理的案例,指出中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原因在于:第一,以社区为治理基本单元,以公共空间治理为补充,以降低不确定性为前提的模块化设计。第二,以政策学习为前期的适地化设计。第三,技术治理维持参与水平

最后,周老师对演讲的主要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与概括。

主题演讲结束后,王亚华教授作了简要评论:本次讲座使用公共事物治理的经典分析框架——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AD框架),审视了后疫情时代的公共事物治理问题,通过宏观层面中美抗疫实践比较以及微观层面的社区治理观察,提供了关于公共事物治理的洞见,对于思考当下中国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及治理成效很有启发意义。

在问答环节,听众朋友们就中国在线上参与的特色、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如何体现、公共事物治理出发点、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当前与未来的影响等问题积极向周茜老师提问,周茜老师对此一一作了回应。

活动尾声,王亚华教授介绍了国际公共事物学会的近期活动,并再次对周茜老师的精彩演讲和在线参与者表示感谢!